close



好久沒有完成模型作品了啊....

自從投入工作之後, 為了要在短期內幹掉對手的啊虎(這篇文章會不會被砍?)
只好讓部落格荒廢下去, 連腳踏車都少騎了(不過我有試過從家裡騎到公司, 對台北的交通有"更進一步"的體會...)但直到今年初有些開發工作遇到瓶頸後, 覺得還是得讓大腦冷靜一下, 轉移注意力, 於是把"感覺上"比較好上手的飛機拿來開刀, 順便作一系列的主題.
 
這次挑選的是50-60年代, 黃金時代的飛機. 這個時代的飛機基本上與20世紀初的飛機發展類似, 在不是很懂空氣動力學的狀況下, 拿著二戰時期德國工業遺留下來的工廠, 文件, 樣機, 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便開始發展各自的戰機, 充分表現出兩大陣營的理念, 文化, 藝術; 這個時代也是戰機由螺旋槳到噴射, 由次音速到兩倍音速, 由子彈到飛彈的快速發展黃金時代.

MIG-17A
前蘇聯攻進德國時, 剛好發現已經生產但未服役的Ta-183(請參閱拙作: 烏鴉變鳳凰之Ta-183)與完整設計圖, 當場不用說, 全部把這些東西含科學家, 開發人員一起帶回蘇聯. 後來米高揚-格里維奇設計局依此開發出韓戰令聯軍膽寒的MIG-15, 自此米格機遂成共產國家戰鬥機的代名詞. 但基於MIG-15飛行時的不穩定, 米格設計局又依MIG-15作少許改良而為MIG-17, 北約組織命名為壁畫式(Fresco).


韓戰過後, 台灣基於反共抗俄的指標, 屢次由空中進入大陸數次作偵照或戰術支援, 兩軍軍機就時常遭遇, 此時共軍的主力大概就是MIG-17或中共自行拷貝開發的殲五型. 本機照理應與國軍的F-86F不相上下, 或甚至超越, 不過大概是因為空戰技術問題, 以及當時共產世界尚未開發出可用的空對空飛彈, 以致印象中當時共軍的空軍力量比國軍差.

這次的模型是拿Dragon早期的1/72 MIG-17A來做(本來是要做Dragon的MIG-15來接續上次的Ta-183, 結果沒有詳細考證就把機翼拿來亂改一通改壞了)基本上幾乎各廠的模子, 以及網路上的照片, 空戰事蹟, 不是MIG-17F/PF, 就是殲五, 很少有MIG-17A(沒有後燃器的MIG-17), 最大不同處在於引擎部位沒有外露(所以Dragon的圖繪是錯的, 我以為是模子錯了)

這是首次試做單一銀色的飛機, 由於國高中時代做了一隻全身都是指紋的P-51, 對銀色塗裝有點害怕. 所以也剛好拿這支來試. 照片拍的成品已經是噴第4次了, 前三次不是油漆顆粒太粗, 就是又沾上指紋(銀粉容易被摸掉). 也試作一點點蒙皮的色差(實機上因為每一片機身都可能不是同時期生產的金屬片, 或者某幾片是檢查門可以開關, 所以反光會不同).

另外, 機身配重也不理想, 用了兩根螺絲(一根還放在駕駛座, 還好駕駛座玻璃不清楚, 看不太到)與一些黏土都沒辦法壓住機頭, 只好拿紅豬多出來的展示架來放.

塗裝是全銀含中共81軍徽. 機身編號是虛構的, 81徽是拿中國之翼的MIG-15貼紙來用, 網路照片中機翼的軍徽有的只有在左翼, 有的兩翼都有, 就隨便了(也不清楚共軍是否有用MIG-17A)

MIG-17A與一般常見的MIG-17F不同處在引擎處, 減速板較長, 引擎不外露
(拍了這張才發現機身的小天線歪了....拍完就馬上修正了, 但懶得再拍一次)


底下是各種角度的樣子




下篇是F-86F, 待續...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hchou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